面对现今层出不穷的新闻APP
要做好企业日常的新闻监测,光有规划不行,监测的平台选择将直接影响监测效果。下文将着重提出几个新闻监测常用的信息平台。
(1)建立一个日常的新闻监测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人员
在由网络发端或是在平面媒体报道后经由网络大量转载而爆发的企业危机越来越多的web2.0时代,危机的出现已经成为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劫难。有效的网络新闻信息和舆情监测,已经成为企业抵御危机侵害、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新闻信息监测部门,招聘具有传媒业或公关业从业背景,掌握百度、谷歌等主流搜索引擎的运用技巧,并且具有较强新闻敏感性,能够对所监测信息的倾向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判断的专业人员负责网络新闻监测工作。
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罗信息,充分利用网站、报纸杂志、人际网络、行业会议等信息源。例如:关注顾客的意见反馈;收集、分析相关的行业评论和专业出版物,把握好市场走向,收集竞争对手的各种资料,掌握其动向;定期评估相关政府部门新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环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针对自身运营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研究其他公司管理中类似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等。
此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类、筛选、整理、统计分析,形成具体文件,最好能辅之以详细的数据分析过程,召开高层会议,展示每一个潜在的或已初露端倪的危机问题,以及预测将导致的后果,并对此做好初步准备。例如,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公司简介、产品/服务/政策信息、常见问答等;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确定潜在的相关利益者,将其联系方式汇编到一起;分析受众对危机可能的认知和态度,确定危机沟通的优先次序;确定合适的发言人等,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2)企业需要建立密集、可靠的信息收集网络,综合利用各种公开或非公开信息源
公开信息的获取相对容易,主要包括各种分类数据库、互联网、报纸、专业杂志、各部委对外公开的档案、行业协会出版物、行业研究报告、政策法规文件、政府报告及出版物、业务会、科技会、产品展览会、公开的各种调查报告、广告信息等。而对于非公开信息源,信息获取难度较大,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获取到的信息价值高,主要包括:用户、内部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竞争对手、行业主管部门、咨询公司等。此外,对于内部统计资料、营业日记、原始记录等资料也可经常予以关注。只有将多种渠道结合起来,才能保障信息的质量。
(3)网络时代,不可忽视搜索引擎的风险
网络时代,有80%的危机都与网络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在监察平面报道的同时要锁定网络舆论监测的主渠道,力求以最便捷的方式迅速获得与企业相关的舆论信息。比如,对百度、谷歌、360等搜索引擎等进行监测。监测搜索引擎时,使用搜索软件的关键词报告、在谷歌上进行搜索都是可行的方法。
广为大众所知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是随着搜索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网络形式,它通过网站对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上下文分析,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展示在适当的页面上,从而将产品或服务有效地推荐给目标用户。
据互联网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一项全球搜索引擎使用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约有76%的人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或其他门户网站来查询相关信息。因此,若企业发布的新闻被搜索引擎收录,并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前几页,就很容易引起目标群体的关注,从而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可是,如果搜索引擎传播的信息带来的是负面效应,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搜索引擎危机公关,就是处理搜索引擎中容易检索到的负面信息。例如,2005年4月发生的“高露洁牙膏含有致癌物质事件”,就是搜索引擎的力量引爆的。当时,英国一个地方性的小报纸刊载了相关机构并不确定的高露洁牙膏含有致癌物质的测验结果,此事在英国并无人关注。但有中国的消费者通过谷歌的偶然搜索,发现了这则不起眼的新闻。后来经过加工,就成了一条爆炸性的大新闻。结果,平面媒体迅速跟进,一时间全国上下热炒,最终迫使高露洁中国公司不得不高调回应。
(4)新闻APP和各新闻门户网站的网络新闻监测
传统媒体占据主要地位的时代,新闻监测人员每天主要负责浏览各大报纸、电视台、广播以及传统新闻门户网站、论坛等,以此来基本确定当天是否有企业负面新闻的存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负责新闻监测的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应当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以及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四大新闻门户网站为首的新闻信息。
面对现今层出不穷的新闻APP,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手机的新闻客户端上阅读新闻。企业的信息监测人员可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大众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大、注册用户多的新闻客户端,并订阅可能会与企业相关的新闻栏目,设置相关的关键词,开启新闻的实时推送,在第一时间关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