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危机公关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发布时间:2021-10-13 08:32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2/3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位于地震高危险区,在台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中丧生的人数每年都有上万人,其中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已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几十亿元。近些年来,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有汶川大地震、雅安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

  2.事故灾难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信、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辐射泄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近十多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屡屡发生。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食物中毒,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近些年来,有些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有所抬头,一些新的传染病开始发现,污染中毒事件、食品中毒事件、有毒化学品造成的职业中毒事件、各种灾害带来的疫情风险、生物侵害事件等有所增加、防不胜防,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的甚至引起一定的恐慌,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仍然艰巨。

  4.社会安全事件

  从广义上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外延可包括各类突发事件,因为多数突发事件都会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共安全问题。从狭义上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常用来指人为的、直接威胁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重大治安事件、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如恶性刑事案件、罢工、骚乱、恐怖袭击等。从后一种理解出发,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年平均上升幅度为24%,刑事案件总量每年达300万起以上。各种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每年约1500亿元,其中除了一般性治安管理事件外,相当部分是具有组织化、职业化、乃至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公共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和挑战。

  在众多的公共危机中,群体性突发事件占有了重要的地位。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聚众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社会安全等事件。

  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是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典型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突发群体性事件通常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引起的,有部分公众参与并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如群体上访、静坐请愿、聚众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等事件。在社会转型阶段,由于体制转轨、利益关系、社会变革、社会矛盾等因素的变动、变化,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几率、规模和形式有所扩大,成为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我国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参与人数增多,规模扩大”;“涉及范围广泛,工人、农民参与突出”;“行为激烈,对抗性加剧”;“有组织倾向明显,波及力强”等特点。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和2011年的广东乌坎事件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性事件。

  (三)公共危机事件的风险控制

  社会风险存在于各个领域,公共危机事件的诱因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不和谐的产物。要么是人与自然不和谐,违背自然规律,引发自然灾害、责任事故,危及公共安全,逼迫重新梳理和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么是人与社会不和谐,政治腐败、利益割据、价值冲突,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危及公共安全,逼迫重新梳理和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的关系。

  1.科学发展,建构和谐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有其各自发育生长的土壤和集中爆发的环境。科学发展,建构和谐,是消解社会风险发育生长,化除公共危机事件集中爆发的有力“武器”。

  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规划建设,经济发展上,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并减轻由此带来的公共危机。在水风险控制,水危机治理方面尤其如此。经济建设要向洪水让路,城市建设要维护河道行洪资源,实现人水和谐。要避免和杜绝“有组织的不负责”,阻断“风险接力”,消解“危机累积”。

  建构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组织设计、制度安排、文化道德和政治民主建设,形成思想自由表达,价值观有效对接,各阶层平等对话协商的机制,提高社会满意度,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