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无形中会扩大企业的市场
同时,微博本质上是属于一种“个人媒体”,是个人向社会喊话和向社会表达的工具,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知情权与监督权的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和意见表达的平衡度、多元化得到了保证,有利于公民去了解真相。
从微博诞生迄今,诸多的社会事件都是在微博上首先得到公开并为人所知,同时借由微博强大的舆论压力而迫使相应的机构和主体去解决。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陈永洲事件、马航失联、呼格吉勒图冤案重审、青岛大虾事件等,都离不开微博的曝光作用,因而人们称微博为“事件真相的挖掘机”。
2.微博上的明星效应
微博之前,博客的出现已经将互联网上的社会化媒体推进了一大步,公众人物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形象。然而,博客上的形象仍然是化妆后的表演,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这样大的工作量成为博客作者的负担。“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更多的公众人物并不需要深刻的思维即可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李松博士认为,微型博客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的即时性与便捷性,使得包括姚晨、谢娜、杨幂等在内的娱乐明星成了微博女王,而在博客时代,并非拥有强大的深度内容生产能力的她们,则很难通过自媒体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微博的兴起与移动网络的发展息息相关,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技术的更新使得大家使用网络的情境从固定转向随机,更多的碎片时间被开发出来。碎片时间不适宜进行深度阅读,140字的微博作为碎片信息碎片时间的首选甜心。姚晨的一张自拍抑或范冰冰的一句鸡汤好句,都可能引发成千上万的点赞和转发。一些明星最初是通过微博与粉丝互动而成名的,比如猴年春晚的“小鲜肉”TF-BOYS组合,他们的出道与成名基本是通过微博这个平台来进行营销、公关和维护。此外,众多明星的个人八卦也是通过微博公开和传播,特别是明星结婚、出轨和离婚事件更甚,例如王菲离婚事件,文章“周一见”,陈赫结婚与离婚,刘强东与奶茶大婚,刘诗诗和吴奇隆大婚事件……娱乐明星和搞笑幽默成了微博用户的主流爱好和共同喜好。
对于明星在微博上所产生的这些影响力,可简单地将其称为“明星效应”。“明星效应”指的是借名人之名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它的机制是“马太效应”与“晕轮效应”的综合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觉得某个明星很好,就会认为与他相关的一切事物都是好的。比如明星写的段子容易上头条、成热门话题,明星的营销、明星的娱乐八卦都能很轻易地受到粉丝和网民的追捧和关注。拿明星在微博上发广告信息来说,当企业邀请明星在微博上宣传其产品的时候,明星本身的形象与产品合二为一,大众也会因为认可明星,而爱屋及乌地肯定明星代言的产品,这在无形中会扩大企业的市场。
因而,基于微博平台的曝光度和社会影响力,企业不可小觑。另一方面,明星微博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在发挥“明星效应”方面比传统媒体更胜一筹,在传播效果方面也有着超越传统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企业应当利用好明星微博广告这种方式,选择活跃的微博用户作为自身的形象代言人,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
三、移动新闻客户端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随之兴起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也悄然壮大,其中不仅有新媒体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亦不乏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
我们正处在移动互联时代下,这是一个信息交互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剧增,同时个人生产信息的能力也在增强,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主要载体。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愈加广泛,移动新闻客户端对于用户习惯的洞察也更加深入,开始逐渐唤醒人们的阅读喜好,媒体和新闻从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变得更加多元,新媒体类、门户媒体类和传统媒体类移动新闻客户端开始挖掘自身竞争优势,竞争激烈。
对新闻的阅读需求是人民的基础要求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以往在电视、报纸、广播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开始向移动新闻客户端转移。2016年2月5日,速途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已达到5.2亿,预计2016年国内用户规模将达到6.4亿。
其中,从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媒体类型上看,互联网门户类媒体客户端占据了整体54.3%的份额,以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为主的门户类媒体客户端在门户时代就积攒了大量的用户,在PC端的影响力下用户向移动端的过渡也比较成功。新媒体类移动新闻客户端大多属于大型客户端,内容上更加广泛、个性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增长迅速,占据了39.1%的市场份额。
可以看到的是,传统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