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危机公关

一、日常新闻监测

发布时间:2021-10-11 07:44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这里面的原则如果具体分解并应用在危机事件中,应该做好下面几件事情:

  第一,要尽快确认危机事件发言人,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

  第二,如果有问题,首先是诚恳认错,(承诺)坚决改正。这种情况适用于确实存在事实问题时。

  第三,承认有问题,但指出报道有偏颇,力图拨乱反正。比如这是个例,是偶然;或者时间上已经不适用,例如产品问题确实有,但那是几个月前的版本了,早更新过;如果是行业通病,可以对此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四,在外部则要抓紧时间面对核心媒体群,取得核心媒体群的大多数声音支持;第一时间找到第三方权威证词;联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媒体、合作伙伴、政府、协会、上下游资源、专家、意见领袖,缓解甚至消除质疑和攻击。

  5.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是认怂还是对抗要想好。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近两年某些大公司在一些危机事件中的表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多了一种想法:面对媒体的发难,是低头认怂,还是奋起反击?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给了很多公司以前所未有的底气和博弈能力。有些企业因为羡慕某家网站在2013年“315晚会”后的反击,或者觉得一些公司危机公关做得很牛,就期望自己公司在面对类似的危机时,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替公关人说句公道话,学是可以学,效果是否能达得到,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多数情况下,并不建议大家去冒险对抗央视,除非你是下面几种企业:

  第一,你是拥有众多死忠粉的国际化大品牌,这些死忠粉不会因你的一点瑕疵和不友好而离你而去;

  第二,你是一家足以抗衡绝大多数传统媒体的新闻门户网站或客户端,你的用户数绝不比那些电视台少;

  第三,你的公司已经大而不倒且在危机公关中身经百战,愈战愈勇。

  如果你公司的体量和实力不够,但却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我觉得也可以奋力反击一把,否则的话就别自找苦吃了。

  首先曝光你的问题只是细枝末节,本就不是行业和用户所关注的;其次你能确保这些问题对政策、对上下游、对用户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再次你有一个懂媒体和传播的老板;还有几个能妙笔生花、创意无限的“段子手”;还有一帮子除了央视之外的重点媒体、自媒体的大腕朋友。

  当然,即使是要认怂承认错误,也不是一定要作出一副奴才相,不卑不亢,风趣一些,用“自黑”的方式去玩一玩,也还是可以的。不过这个方法技巧性太高,需要因人而异。

  (本文来自网易科技,作者互联网八先生)

  每年的“315”是检验公关人的一次“大考”。有不少人在总结二十多年来的“315”公关大战,战术不断在优化精进,而万变不离其宗,上述的文章几乎涵盖各个应对“315”的要素。值得补充的是,不同行业内的公关人,对自己所处行业应该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出行业“315”的敏感时间节点公关计划。比如对于教育行业而言,每年的开学季正是危机与战机并存的时间点,同理,还有金融银行业的年底结算、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时间、交通行业的每年春运高峰等,在这些时间节点,公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每个公关人能够拿出应对“315”的智慧和精力,去把握好自己所属行业的敏感时间点,那么这个时间点无疑也是公关人的战机所在。

  第三节高效最重要——危机监测如何做

  在危机预警环节,有一个要素也是不容回避的,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需要在危机决策时相关部门能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危机信息。由此,企业的信息监测能力成为危机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高效的危机信息监测工作就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一、日常新闻监测

  在日常危机预警体系和新闻监测体系得到落实之后,实践领域的日常新闻监测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日常新闻监测的内容规划与分析

  企业危机预防中信息监测工作的确切目标就是要通过高速、高质量的信息流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首先面临的工作是危机信息规划,这是监测工作的基石,需要建立一个多角度的监测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潜在危机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计划。笔者认为企业危机可以从外部环境、企业组织、业务流程、市场表现、财务状况、利益相关者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企业危机信息监测框架结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息规划做得越详细越好,其涉及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考虑和设想一切不利因素,确定信息监测范围;

  (2)建立危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企业危机的临界阈值;

  (3)确定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的工作流程,方便评估和识别危机因素;

  (4)预设危机信息沟通方案,使危机可能涉及的各方可以及时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预防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5)确保全方位监测技术、平台和人员配置到位。

  对于危机识别与预防,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其性质、所处环境及经营状况的不同,信息需求重点呈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在作信息规划时应因需而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划。

  2.日常新闻监测的渠道与手段

  新闻监测是一项系统工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