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航行的海员们可以利用东澳大利亚暖流——
不同,参赛者也不需要具备美洲杯选手那样雄厚的财力。赛事最终大奖法斯特耐特挑战杯会按照修正时间,颁发给总冠军。在这种赛制下,每艘船都会根据自身的航速能力获得一定的让分,在修正时间上拥有最佳表现的船只才是胜者。
当然,总会有船第一个冲过终点。这种撞线荣耀也不是一文不值,各支队伍还是会争先恐后地冲过终点线。但这与获得总冠军不是一回事。
和美洲杯一样,率先完成比赛的队伍肯定拥有一艘配置了最新技术的昂贵船只。只要有足够的经费,任何人都能打造一艘无与伦比的赛船,并雇用一支世界一流的船员队伍,做到这些就有机会率先撞线。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可能还得带够乘晕宁[1]。好在法斯特耐特的让分系统会平衡比赛,让小船上的优秀船员也有机会捧得挑战杯。
法斯特耐特帆船赛是一项艰苦的比赛。1979年,303艘参赛船只遭遇了60节(时速74千米)的大风,让全世界见证了这项赛事的危险。意外袭来的风暴横扫船队,掀起了40英尺(12米)高的大浪,船只掀翻船员落水,夺走了15人的生命。
法斯特耐特帆船赛还是一项标准颇高的赛事,绝非只为富人准备。赢得比赛需要技术,而且整个赛程可能风云突变。此外,还有一项不是有钱人专享的赛事,该比赛被众人誉为航海赛事的巅峰。它就是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
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
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的知名度可能并不高,不过大多数澳大利亚人还是对“霍巴特帆船赛”了如指掌,大众至少也听说过该赛事的历史。1945年,彼得·卢克(Peter Luke)与数名澳大利亚航海爱好者组建了澳大利亚游艇俱乐部,并邀请了当时驻扎在悉尼的到访英国军官、海军上校约翰·伊林沃斯(Captain John Illingworth)一道参加悉尼至霍巴特的巡游。伊林沃斯喜欢这个主意,并说服众人将巡游改成比赛。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由此诞生。
很快,这项比赛就变成了一场年度赛事。由于比赛本身激动人心,充满危险,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很快与英国的法斯特耐特帆船赛,以及美国的纽波特至百慕大帆船赛并称为全球三大离岸赛。这三大赛事都要求参赛者具备高超的技术,以及应对各种情况的忍耐力。在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发令枪响时,会有上万人前往悉尼港观战,全球的航海者也会抱着极大的热忱观看赛事新闻。正如一家报纸描述的那样:“这不是帆船赛,而是一种流行病。”
航海比赛是如何分类的
航海赛事会按照难度差异进行分类。最具挑战性的是第0类别的比赛。对该类赛事的定义如下:
跨海洋的赛事,包括那些航行区域气温或水温可能长期低于5℃的比赛。在这种环境中,赛船必须能够完全自行适应超长的比赛时间,可以经受恶劣的风暴,并能够在没有外部支援的条件下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沃尔沃环球帆船航海赛就是这种第0类别的赛事。虽然有多条航线可供选择,但参赛船只必须要航行差不多3.7万海里(6.8万千米),途经一些全世界海况最为复杂的水域。全程没有新鲜食品供给,船员只能带一套换洗衣物。胆小的人绝对承受不起。
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也是一样,这是第1类别的比赛。虽然没有跨海洋,温度也不会“长期”低于5℃,但航程却相当漫长,而且离岸很远。除此之外,对该赛事的其他描述与第0类别的比赛完全一样。对第1类别比赛的定义如下:
长距离的比赛,且离岸较远。赛船必须能够完全自行适应超长的比赛时间,可以经受恶劣的风暴,并且能够在没有外部支援的条件下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像法斯特耐特一样的帆船赛也是艰难的、要求苛刻的赛事,而且同样非常危险。有人认为该赛事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比赛。但它仅被归为第2类别的赛事,这些比赛“仅在沿着海岸线或离岸不远的地方进行,或者是在无保护的海湾或大湖中进行……”参赛船只需要高度的自给自足,但还是不及离岸赛事的标准。在离岸赛中,船只必须时刻准备在没有外部支援的情况下,应对严峻的事态。
赛程
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航程总长为628海里(1163千米),参赛船只要从悉尼港的起点线出发,最终到达塔斯马尼亚岛霍巴特港的终点线。而据我的经验看,比赛真正结束的地方是霍巴特的一间酒吧——“造船工之臂”。
比赛的罗盘方位线[2]——也就是最直接的航程——沿着澳大利亚东海岸向南,穿过巴斯海峡。该海峡水域开阔,将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分割开来。
除了华纳兄弟旗下《乐一通》(Looney Tunes)动漫系列中的“塔斯马尼亚魔怪”(Tasmanian Devil)形象,大多数人对塔斯马尼亚岛基本是一无所知。不过,除了这个脾气火爆的卡通形象外,塔斯马尼亚岛还以美酒以及绮丽的游览风光闻名。霍巴特为该州首府,当地景色如画,民风淳朴。搭载飞机前往塔斯马尼亚旅游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乘船航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向南航行的海员们可以利用东澳大利亚暖流——这股来自热带水域的温暖洋流会沿着澳大利亚海岸流向南方。部分人可能在迪士尼与皮克斯联合打造的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听说过这股洋流。在这部影片中,小鱼与海龟们把这股洋流当作高速公路,来拯救小丑鱼“尼莫”。帆船赛的参赛者借助该洋流的方式和动画片中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