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负面处理

南京成功的城市公关营销

发布时间:2021-12-29 10:28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会机械地按照这种认识去做呢?一家汽车轮胎公司的经理向我们做了阐释。该公司邮寄出优惠券之后,发现上面有一处印刷错误,收到优惠券的消费者并不能像往常那样享受打折待遇,省下一大笔钱来。可大多数消费者都跟从前一样,依旧照老样子使用它们。

   这件事情蕴含的道理一目了然,也极具启发意义。我们希望优惠券能完成双重使命:我们不只希望它省钱,还希望它帮我们节省思考如何去做的时间和精力。当今世界,我们需要利用优惠券的第一点优势去解决荷包吃紧的问题;同时,又需要利用它的第二点优势去解决更为重要的脑力吃紧问题。

  渔利的奸商

   奇怪的是,尽管自动行为模式的用处十分广泛,将来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知之甚少,或许这正是因为它们总是以机械化不假思索的方式发生和出现的。不管怎么说,它有一点特性,我们务必清晰地意识到:要是碰到晓得它们奥妙的人,我们可就门户大开、任其摆布了。

   为了充分理解我们的脆弱本性,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动物行为学家的工作好了。原来,不是只有这些录下雏鸟“叽叽”声、拿鲜艳胸羽做伪装的学者通晓如何激活各物种的行为磁带。有一种通常叫作“拟态体”的生物会模仿其他动物的触发特征,企图诱骗后者在不恰当的时间错误地播放原本是正确的行为磁带,此时,拟态体便抓住机会,利用对方的错误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种雌萤火虫(Photuris属)会对不同类(Photinus属)的另一种雄萤火虫设下致命的陷阱。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种雄萤火虫从来都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触嗜血的雌萤火虫。然而,通过数百年的进化,雌性杀手锁定了猎物的一个弱点——受害物种的雌性成员在到了交配期的时候,会发出特殊的闪光求偶代码来通知同类,靠着模仿这一闪光求偶信号,雌性杀手触发了猎物们的交配磁带,诱得这些可怜的家伙不由自主地飞过来,投身死亡的怀抱,成了雌性杀手的一顿美餐。

   昆虫似乎是最善于利用猎物的这种自动反应的,猎物被愚弄致死的事情多得很,但有些动物采取的利用方式没这么血腥。

   有两种鱼存在一种不同寻常的合作关系,其一是体形较大的石斑鱼,另一种则是体形较小的鱼,小鱼是大鱼的清洁工。大鱼允许清洁工靠近自己,甚至让它进入自己的嘴巴剔除附在牙齿或鱼鳃上的真菌和其他寄生虫。这种安排真是妙不可言:大个头石斑鱼清除掉了身上的害虫,小个头清洁工则得到了一顿毫不费力的美餐。还有一种小鱼——一种长着尖利牙齿的鲇鱼,却占起了这种合作关系的便宜。通常,大鱼会吃掉其他呆呆傻傻靠近自己的小鱼。可等清洁工小鱼上下起伏地摆动着靠过来,大鱼会突然停下所有动作,张开嘴巴浮在水里,几乎完全静止。原来,小鱼上下起伏的游动方式,激活了大鱼被动的机械反应。这同时也就给了尖牙鲇鱼利用这对合作伙伴清洁过程的可乘之机。鲇鱼模仿清洁工小鱼上下起伏的游动方式靠近大鱼,等大鱼自动停下来,摆出一动不动的姿势,鲇鱼就猛冲上去,咬下大鱼的一块肉,趁着可怜的受害者还没回过神来,飞快地逃得远远的。[4]

   不足为奇,人类世界也有着极其相似的事情。有些逐利的奸商也模仿触发特征,激起我们的自动响应机能。人类之外的生物大多是本能的响应序列,人类却不同,我们的自动磁带通常来自通过经验习得的心理原则或范式。尽管效力各有高下,但有些原则也能够极为强烈地左右人的行动。我们从小就接触到这些原则,它们对我们的影响也十分普遍,所以,寻常人很少能察觉它们的力量。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却看穿了这些原则,把它们当成了触手可及的武器,也就是自动影响力武器。

   有些人很清楚自动影响的武器藏在哪儿,他们娴熟老练地使用它们,借此达成自己的意图。他们出没于各种社交场合,要求别人顺从自己的愿望,成功的概率令人目瞪口呆。他们之所以能屡战屡胜,其奥妙就在于他们对所提要求的结构体系做了设计,他们利用社交环境中这样那样的自动影响力武器把自己武装了起来。要实现目的,有时候只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字眼,就足以调用某条强大的心理原则,按下我们自动行为磁带的播放键,就能让我们机械化地响应这些原则。他们如何从中得利呢?这一点你不用担心,他们学得可快了。

   还记得我那个开珠宝店的朋友吗?虽说第一次是意外捡了便宜,可没过多久,她就开始有意识地定期利用“价格贵=东西好”的公式了。如今,每逢旅游旺季,碰到有什么东西不好卖,她就先来上一轮大加价,以此加快销售速度。她说,这一手操作成本低,效果又大大地好。不知情的游客频频中招,给她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利润。就算最初的提价不成功,她也可以祭出“特价”的大旗,按原先的标价卖给那些喜欢买打折货的人——面对虚高的标价,消费者仍然会产生“贵=好”的反应,于是又被她暗中宰了一刀。

   “价格贵=东西好”原则的后一种用法(吸引淘便宜货的买家),并非我朋友的原创。教育家兼作家利奥·罗斯顿(Leo Rosten)讲过一个例子。

   20世纪30年代,德瑞贝克兄弟西德和哈里在罗斯顿所住的街区开了一家男装裁缝店。每当西德有新客户对着店里的三开大镜子试衣服,他就会告诉对方,自己听力有些问题,并反复让客户说话时提高音量。只要客户喜欢上了哪套衣服,问起价格,西德就会大声叫他兄弟。哈里是首席裁缝,在店堂后面。“哈里,这套衣服要多少钱?”哈里抬头看看自己做的衣服——并大大地抬高真实价格——高喊着回答说:“那件漂亮的纯羊毛西服,要42美元。”西德假装没听见,用手在耳边做个敞口杯子的形状,再问上一遍。哈里再次回答:“42美元。”此时,西德转过身,对客户说:“他说要22美元。”好多人都会急急忙忙地付了钱,抢在可怜的西德发现自己“搞错了”之前,抓着西服狂奔出店,满心以为自己捡了天大的便宜呢。

  以柔克刚

   本书中描写的大部分影响力武器都具备若干相同的要素,我们已经探讨了其中的三点:一是这类武器有能力激活一种近乎机械化的过程;二是只要掌握了触发这种过程的能力,人们就能从中渔利;三是使用者借助这些自动影响力武器的威力,这种武器就好像一根沉甸甸的大棒,只要用了它,就能让另一个人乖乖就范。

   这个过程既复杂又巧妙,倘若运用得当,使用者连绷紧肌肉都用不着。他要做的是,激发出环境中业已存在的强大影响力,并将它指向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方法和日本柔道术极为相像。学过日本柔道术的女性在抗击对手时,自己的力量用得很少,相反,她会尽可能地利用重力、杠杆作用、动量和惯性等物理原理中天然蕴含的力量。要是她知道怎样调动这些原理,从哪儿去调动,便能轻轻松松地击败体格比自己壮硕的对手。倘若有人掌握了我们周边世界天然存在的自动影响力武器,事情也是一样。奸商利用这些武器的威力对付他们的靶子,不费吹灰之力。这个过程的后一特点,给这些蓄意牟利的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一点儿也不显得像是在刻意操纵,却实实在在地操纵了对方。就算受害者本人也大多认为自己的顺从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对方贪图好处而刻意设计的。

   举个现成的例子。人类在认知方面有个原理,叫“对比原理”。两样东西一前一后地展示出来,我们怎样看待其中的区别,对比原理是有影响的。简单地说,要是第二样东西跟第一样东西有着相当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往往会认为两者的区别比实际上更大。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先搬一种轻的东西,再拿一件重的东西,我们会觉得第二件东西比实际上更沉;而要是我们一开始直接就搬这件重东西,反倒不会觉得有这么沉。对比原理是心理物理学领域确立的,它不只适用于重量,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感官知觉。聚会时,要是我们先跟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聊天,接着插进来一个相貌平平的家伙,我们会觉得第二个人简直没劲透了——而他(她)其实并没有那么索然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