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网络公关

南京朗雅公关

发布时间:2021-12-26 09:34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三)微博发布

  如果说微博内容是一道菜,那么微博发布手段就是盘子,一个精美又适宜的盘子能够与菜结合,将这道菜的魅力完全展现甚至增强。从微博发布而言,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把握发布时间和频率

  微博的发布时间和发布频率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果发布的时间段是大多数用户正在工作无暇“刷微博”,那么即使这条微博本身很吸引人,粉丝在下一次登录时也可能看到的仅仅是最近更新的内容。如果发布过于频繁,则可能对粉丝造成“刷屏”[43]困扰;发布频率过低,又必然造成政务微博“形式大于意义”质疑的产生。

  那么,什么时候发微博效果最佳?政务微博实际上没有空闲时间,因突发事件的时常发生,因此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要更新。例如,此前所述@陈里在华山游客滞留事件中,一直更新微博至凌晨三四点,显示了一位公职人员的认真负责。

  危机公关有“黄金24小时”法则,而在网络时代,这个法则的时间要求不断被提高,对危机的反应速度越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可能越小。微博时代这一法则已转变为“黄金1小时”,那就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1小时之内,政务微博应作出快速反应。这个法则最早引起关注是在南京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其中就明确要求,对于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之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此后,@问政银川做出了“1小时”承诺,将“黄金1小时”法则扩展至所有网友提出的微博问题上。2011年11月25日,@问政银川在其微博简介中写道:“我们承诺:对您的问题,本微博在工作时间1小时内,节假日休息时间8小时内,有呼必应!”这不仅仅是微博运营意识的提升,也是对公众意见日益关注的体现。

  但是在无特殊事件发生时,也并非无规律可循。根据新浪微博数据,每天上午9—10点、下午4—6点、晚上9—12点这三个时间段,是微博用户发布微博的高峰时段。此时,用户或完成一阶段工作或已下班,有比较充分的登录微博的时间。政务微博有着公共属性,因此,建议此前两个时间段为主,多时段配合发布,总体而言,这三个时间段有着更易让用户看到的可能性。

  对于公职人员微博而言,还要注意的是,因其除了公共属性外,也有着私人性质,因此,不宜过多占用个人工作时间,以免给粉丝造成不务正业整天守在网上看微博、更微博的印象。与工作话题有关的内容,可以在工作时间内选择发布,其他信息则建议公职人员利用碎片时间如下班、休假或工作间隙发布。

  微博更新频率应掌握适度原则。也就是说,既不能密集式发布造成刷屏(突发事件除外),也不能长时间不做更新。具体的频率,各部门、各级别甚至每一个不同的政务微博,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段时间的摸索,没有严格的数字界定。总体而言,以有着较高质量的5—10条微博为佳,若有网友互动,数字则还可以增加。

  2.多种媒体手段综合利用

  新浪微博发展之初,很多用惯了twitter的人批评它画虎不成反类犬,除了发布信息外,又能评论,又能传图片,还能进行转发,这都使习惯了twitter的简洁操作的用户不能接受。不久,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就突飞猛进,发展至今,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还开发了许多适应本土的功能,满足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需要。可以说,新浪微博从推出起,一直都很注重其多媒体性。它支持发送图片,之后又与多家视频网站联合推出视频微博,后又加入音频微博、投票等,这些使得用户更能表现自我,同时,也将微博平台本身的许多特性如去中心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发挥到极致。因此,政务微博应有效利用微博平台构建的这些便利条件,将其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如前所述,目前陕西政务微博普遍以“标题、文字简介、链接、图片(或有)”的形式发布内容,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微博的多媒体特征。因此,建议可从下述方面加以丰富:

  (1)图片式长微博

  长微博是微博出现后一个新兴的词汇。由于微博平台发布文字的限制,导致用户在需要发布大段文字时产生不便。因此,长微博应运而生,它是通过转换工具将大段文字转换成图片格式,用户只需将文字复制到工具中,点击转换即可完成,然后以这个经过转换后的图片形式发布,这样,就突破了微博的字数限制。

  长微博是目前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微博发布方式。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往往运营者会制作长微博进行微博发布。

  第一,庭审微直播。庭审直播往往是大案要案,信息量非常大,需要大量文字进行记录,因此,往往选择制作长微博发布。2013年9月,经过长达14年商标争议的著名月饼品牌荣华月饼的商标、包装纠纷再度引燃,香港荣华月饼和顺德荣华月饼之战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时正值中秋前夕,又是庭审直播炙手可热之时,因此颇受关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先在9月6日对这次庭审进行了“直播预告”,为直播预热。紧接着,在9月10日,又以“微博+长微博”形式对庭审过程进行直播,微博对此次争议的焦点做一总结归纳,长微博中又详细论述了争议内容(见图5-33)。可以说,这?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