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网络公关

南京黑创公关

发布时间:2021-12-22 09:22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企业如何在微博上赚钱?

  首先问,你是电影公司吗?你是游戏公司吗?你是电子商务公司吗?如果是,你就别看这书了,看微博,那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微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商务关系呢,各种各样的企业,各种各样的服务都有。

  你看过饭店如何在微博上做业务吗?看过星巴克的推广吗?看过团购网的宣传吗?

  微博上,卖手表的和卖珠宝的都有了,还有在微博上拍卖字画的呢,微博什么都可以卖,哪怕是你手上多余的一张电影票。

  未来,微博一定会做电子商务的,我跟一个企业推荐说,去跟新浪签独家,签排他性协议,做你们家的产品,设置门槛,多少钱都别在乎,这个平台,注册用户即将超越2亿人,人人都是消费者,而且,精品客户居多,充满了值得培养的新用户。

  未来,微博做不做游戏端?

  未来,微博做不做搜索端?

  未来,微博什么都可能做。

  没别的原因,只因为人多。

  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就这么简单。

  微博,现在一心抢用户,大量地夺取用户是唯一需要考虑的,赚钱,是此后必然的事情。

  所谓必然,就是不需要思考的。

  结语 已经发生的未来

  杜子建

  人人媒体,悍然到来,你挡都挡不住了。人人,黑压压的人人。世界级的超级广场也办不到这个“黑压压”,谁也不敢忽视这样的力量啊!

  这一章,最不敢写但必须写。

  写这样的章节,无疑是冒险的,写对了,叫蒙的;写错了,会落个“不靠谱”的评价。

  但关于未来的对错,用寓言的解读方式也许会给自己留下一点宽容。

  世界,太快了。当乔布斯打败诺基亚的时候,我想很多人都有点措手不及;但更为突然的是,乔老爷不干了,很突兀的辞职了。

  世界会因为他的辞职而平静么?不会。

  科技也许改变不了政治,但一定会改变文明。

  细读乔老爷,看起来,他好像只是改变了一点科技的东西,但深度洞察一下,好像一些大国的政治主张都得因应他的科技而走向必然的调整。比如另一个异类扎克伯格,他的facebook,会不会让世界级政客为之慌张?

  也许,第一个因他而紧张的是英国佬吧。

  但,故事才刚刚开头。

  时间,才刚刚开始呢。

  政治家,不懂科技,不预知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变革”,那他必将是个倒霉的政治家,往后看,政治路径因为科技的变化而产生的政治笑话会越来越多。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微博,会有怎样的命运?会关闭不?

  我想,这是所有玩微博的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我也很关心啊。所以,我就去研究,去探知,去找到其中的逻辑。

  自上海胶州路大火之后,我就紧张微博会不会被强制关闭,后来,到“非洲民主事件”,我就更捏了一把汗了,再后来,郭美美牵扯红十字会,这事麻烦了,说大就大。

  但是,微博都挺过来了。

  我经常在微博上说:“火车都已经在开动了,你干嘛要在后面推它?有作用么?”

  其实不需要推,火车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它在匀速前进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支持“删帖”这一重要的“相安”手段,相安,才会无事。

  2011年,整个微博所拓展开来的“社会可见度”确实会让一些地方领导感觉紧张,但是,从大政治家的角度看微博,他们会比地方上的官员要冷静得多,他们知道微博有微博的好和不好,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普通民众更清楚微博对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只要维护好微博,微博对一切社会都是有利的。

  因此,从政治风险的角度,微博要被关闭的可能只有一种,那就是由微博引发的“特大社会事件”,而所谓的“重大社会事件”都动摇不了微博的存在。因为政治力量永远大于媒体力量。

  单从科技角度看,微博随时可能会因为出现乔布斯这样的异类而被突然“替代”,但是,这个突然的概率有多大呢?当然不大,乔布斯,是上帝的礼物,是稀缺的人类极品。

  要想用另一种产品在短时间内代替微博,我暂时看不出更牛叉的产品。

  因为微博满足了人性当中最根本的一个需求“随便说”,就这一个简单的“随便”,就不是那么随便可以替代的。依我看,十年,微博正常的科技寿命至少十年。

  因为,无论你科技怎么进步,你3G也好,4G也好,最后拼杀的还是如何让使用者“更随便”。这个随便都很难超越。

  移动互联网,确实是可能代替微博的一个新型变种,但是,它一定还是需要依托于微博的。

  移动互联最大的微博可能是什么呢?

  是“视频化的在场直播”,只有这个东西会比微博更狠。

  它能够给让获取信息的人“身临其境”,但是,这个基于无线宽带流速的科技,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信息技术,可能还不能“即刻支持视频化在场直播”,要么是带宽支持不足,要么是视频转换技术偏慢,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技术被开发出来,政治家真的要认真审视很久很久了。

  还有就是“管理壁垒”,我是说,如果信息产业部同意,广电总局未必同意,广电总局同意了,文化部未必支持,文化部支持了,宣传部也会要审视好久的。

  在中国,有些事情可以特别顺利,有些事情,还是慢些等待才算妥帖的。

  我?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