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
频率估值得错误。
管理者使用概率做决策时,常常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即他们似乎经常用其积极面来选定防守和缩减策略。“20年发生一次”的概率会被以更积极的“20年中有19次不会发生”那样的结果来看待。这种做法的结果常常时决定缩减风险资源的费用或将行动延期。
在预计短期内或极少重复的工商业活动中将要发生的风险时,即使小心谨慎地使用概率,也可能导致错误的自信。管理者经常在一种假定的情况下实施其构想的策略,即事故的发生是同其发生频率的评估结果一致的。这样,决策者就会陷入两种状态的错误自信中。一种是“这种特定事故发生很少,以致于这次也不会发生”的论断。当一种危险事故发生,并且人们相信“既然这种大事故已经发生,那么知道超过其不发生次数以后才会再次发生”时,另一种状态的错误自信就会出现。两种思想状态都会导致有关接受风险和管理风险的拙劣决定的发生。
第六节 案例分析:生产项目风险评估
案例简介
一、案例背景
(一)项目评估的必要性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该项目评估属于科技开发贷款项目的立项前评估。它是直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性技术开发项目,具有开拓性、启动性、先导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对该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风险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是关系到科技开发贷款项目投资的正确决策乃至项目实施和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银行作为贷款提供方,需要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如技术、市场、预期效益,实施基础条件以及风险等因素,但又难以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为此,该项目评估主要从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技术、经济预测分析和对项目可行性方案的评价,为银行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项目前景,以解决决策时所遇到的困难。并为项目委托者(企业)提出对可行性研究的修改意见以及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风险规避等问题。
(二)评价对象及内容
该项目评价的对象是对天津市某产业集团向天津市某商业银行提出的“优质A酸生产”科技开发贷款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
(1)项目承担单位评估;
(2)项目实施基础条件评价、项目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评估;
(3)项目市场前景评价;
(4)项目投资和预期经济评价;
(5)项目风险综合评价。根据这5个方面的评价结果,作出综合评价结论,并提出修改实施方案和建议。
(三)评估结果的使用者
该项目评估结果的使用者为天津市某商业银行和天津市某产业集团。
二、评估过程及结论
(一)评估依据和基本思路
评估依据为:
(1)中国某银行总行制订的《科技开发贷款评估办法》;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效附件;
(3)经审计的企业财务报表和有效附件。
评估的基本思路是基于项目的风险性评估,主要理由是: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为申报单位自行编写,其各项优势阐述较为明确,但对风险估计往往不足;
(2)评估报告的使用者之一——天津某商业银行基于信贷资产的安全性考虑,必须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各类风险充分予以关注;
(3)申报单位由于各种原因,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信息难以全面掌握,可能造成风险隐患。
为此,在该项目评估中,必须将项目实施单位的基础条件、项目技术、市场以及效益和偿还能力等方面的风险因素贯穿始终。
(二)评估实施概要和方法
评估方法采用专家辅助决策咨询法,根据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项目实施基础、市场前景、技术水平、经济社会效果和综合风险等五个方面逐一展开系统分析和定性定量评价,在没有出现单项指标否决的情况下,得出总的综合评价结论。
三、评估报告及结论应用
(一)评估报告提交方式
评估报告以文本的形式提交天津某商业银行和天津某产业集团,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要、项目实施单位评估、项目技术评估、市场评估、经济评估、项目综合风险评估、评估结论及建议以及能证明项目技术水平和成熟性的相关文件、市场销售合同、用户意见、环保证明等一系列附件。
(二)评估报告的应用情况
该项目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被天津市某商业银行接受,并在落实了有关风险因素后,给予该项目科技开发贷款支持;天津某产业集团根据评估报告所提出建议正在着手兴建主要原料生产线,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目的。
案例分析
一、案例特点
(一)评估委托方、用户、评估对象的特点
该项目委托方天津某产业集团是天津某学院为将其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而兴建的产业集团,该集团的主要负责人均是以往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同时也是该项目的研究开发人员,因此项目实施中的有关技术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而且,在进行项目评估前,该项目已开始了小规模生产,产品已被用户所接受,并初步形成了营销渠道,并拥有了经营进出口业务的许可证,市场条件较为成熟;该企业的经营业绩良好,资产负债率较低,具有顺利实施该项目的基础条件。
该项目评估的用户是天津某商业银行,评估结论将作为能否实施贷款行为的重要参考。该用户对该项目的技术、先进性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