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吴文辉来说
就像他推广各种网络游戏一样,他认为未来网络文学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和改编权上,小说稿费的比例会越来越小。与吴文辉的观点不同,陈天桥认为网络文学正逐渐走向主流,网络文学的稿费也会越来越高。当时,陈天桥还说:收购的起点只是一种模式。起点是一粒种子。它已经健康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再依赖于人。数据挖掘将一个更好的未来。
领导者的概念将直接影响具体决策的制定。吴文辉和陈天桥之间的基本理解差异导致了两者之间的持续矛盾。与陈天桥的限制不同,腾讯更像是吴文辉的伯乐。许多人称吴文辉为大仇恨。但对吴文辉来说,与盛大的矛盾完全不如腾讯的支持。腾讯不仅花了50亿元收购盛大文学来表达其真诚,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支持吴文辉的泛文化和泛娱乐。
入驻腾讯文学后,吴文辉推出的《择天记》涵盖了小说、动画、音乐、网络游戏、电视剧等领域,取得了轰动。这些成功不仅在于吴文辉的正确理念,也在于腾讯雄厚的资源。
(2)空降领导
如果说陈天桥和吴文辉之间的概念纠纷是他们分道扬镳的根源,那么侯小强的空降就是他们分手的开始。2008年,原本是盛大文学产业唯一起点的中国网络,但不得不通过重组成为盛大文学的子公司。对于包括吴文辉在内的原始起点领导团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降职行为。此外,代表陈天桥概念的侯小强加入后,过去仅存在于概念上的纠纷延伸到日常管理。
陈天桥在建立了盛大文学及其多个子网站后,将业务分割,各子网站主要生产内容,盛大文学主要关注品牌、盗版监管、产业链等。换句话说,在陈天桥的布局下,管理和业务分离是主流。然而,有创作欲望和对知识产权有深刻理解的吴文辉认为,他应该掌握自己制作内容的权利。这样的纠纷一直出现在盛大文学中。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以后盛大文学的发展没有改善。
(3)体制问题
盛大文学自2008年运营以来,在制度上一直存在许多问题。权力和职位的倒置是当时许多问题之一。在职位上,侯晓强是盛大文学的最大掌权人,完全代表了陈天桥的意志,吴文辉只是盛大文学子公司的负责人。然而,在整体业务上,吴文辉有很大的发言权。
以2012年为例,当时盛大文学收入为10.8亿元,起点收入3.6亿元;盛大文学年利润超过1亿元,起点利润达到7000万元。数据显示,起点业务完全占盛大文学的一半以上。权力大但地位低的吴文辉一直希望改变,他一直坚持泛娱乐的观点。
甚至有传言称,在离开盛大文学之前,吴文辉专门找到了陈天桥,希望通过经理回购重新控制起点中文网络的运营。但吴文辉的出价是4~5亿美元,陈天桥提出8亿美元,这一差距也再次打破了吴文辉的努力。据八卦报道,2013年的集体离职主要是吴文辉和他的团队为了获得与实际职位一致的强迫宫殿行为,但陈天桥选择强烈拒绝。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旦概念纠纷延伸到决策层,就会造成一系列矛盾。如果权力和职位再次倒挂,分道扬镳只是时间问题。
3.O2的生命周期只有4个月O公司
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用传统思维真的有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例如,注册资本600万元,四个月后宣布破产;一夜之间,所有员工都被裁员;三个月花了三亿元。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与牛窝网络有关。
牛窝网络是一家从事家具销售的电子商务公司,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牛窝网络的创始团队是原红星美凯龙的成员。牛窝网络成立后,决心将家具销售推广到互联网上,专门从盛大公司挖掘技术人才,从红星美凯龙吸引专业人士进行营销,并获得欧亚达集团的资金注资。可以说,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牛窝网络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2013年6月,牛窝网络创始人刘杨从欧亚达集团获得600万元的初始投资后,立即注册公司,然后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
当时,牛窝网创始人兼董事副总裁郭涛曾将牛窝网定位为B2B2C,声称通过经销商授权系统平台,客户可以实现在线、线下、售前、售后的完美整合。在牛窝网络出现之前,家具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像京东天猫一样召集品牌制造商;二是召集经销商进行团体购买;三是做传统渠道的联系服务。与这三种模式不同,牛窝网络采用工厂与卖方分离的方式,为工厂提供企业管理账户,为经销商提供分销子账户;通过具体分类,实现工厂管理,经销商提供服务布局。传统家具经销商欧亚达决定在牛窝网络注资,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广阔前景。
牛窝网刚成立时,就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和方向——两年内成为中国家具电子商务第一平台,三年内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前五名,五年内成为中国以家为核心的电子商务领导者,十年内成为中国综合电子商务前三名,并进行了巨大的宣传。因此,在同年10月初,该网站无法访问,十多天后,创始人刘阳目前的项目暂停,投资者收回了公司的所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