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负面处理

但iOS不支持)

发布时间:2021-11-24 08:38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以及微信分享、扫一扫、卡券支付等微信特有能力),使得微信公众号拥有了越来越逼近原生应用的功能。下面我们从开发成本、用户体验等多个角度来比较三者之间的优劣势。

   比较角度 移动网站 移动应用 公众号

   开发成本 网页支持跨平台,成本低 需要为不同机型(安卓、苹果等)开发不同版本,成本大 网页支持跨平台,成本低

   用户体验 依赖网络,流畅度较低,支持有限的交互,打开网页需要先打开浏览器输入地址点击进入,操作不方便 用户体验流畅,支持丰富的交互,点击即可直接进入应用,操作方便 依赖网络,流畅度较低,支持有限的交互。进入微信,通过通讯录或者通过搜索找到公众号,操作不方便(安卓手机支持将公众号添加到桌面快捷方式,但iOS不支持)

   功能支持 基于H5技术,只能使用有限的手机设备功能 支持调用手机及与手机相连的各类传感器和用户数据,功能强大 基于H5技术和微信接口,能调用微信接口提供高级服务,如地理位置服务等

   端能力 完全不支持推送,无法主动吸引用户访问 可以直接将消息推送到眼前 必须进入订阅号或服务号后才能看到具体消息

   分发能力 推广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赖PC版网站的推广 拼实力,新用户的获取成本很高 借助微信的东风,配合自己的推广手段,效果不错

   升级维护 升级维护成本低 对企业来说,升级维护要支持不同机型,成本高 升级维护成本低

   留存率 基本很难沉淀用户 相对较高 相对较高

   用户数据 对用户识别能力弱,可通过第三方平台管理维护用户行为数据 对用户识别能力强,可通过第三方平台管理维护用户行为数据 对用户识别能力强,可通过微信接口获取用户资料,可做用户分析

   传播能力 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进行分享传播,但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进行分享传播,但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能利用到微信强大的社交关系链进行朋友圈分享、点对点朋友分享和群分享等

   基于此,营销者如果一定要在移动应用、移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三者之间做选择,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对于任何新的需要通过移动渠道进行分发推广的需求,优先考虑公众号。

   对于纯资讯内容,做应用意义有限,可以考虑公众号。

   对于必须以网站形式存在的服务,例如公司官网等做到响应式设计,同时支持PC、平板和手机等的访问。

   对于网站和公众号无法满足的用户需求通过移动应用,例如证券公司的股票买卖等。

   尽管公众号也能满足,但在微信之前就开始运营起来的应用需要仔细比较公众号和应用的运营效率及投入回报,决定是放弃应用还是公众号、应用同步运营。如果需要放弃,考虑好退出策略。

   任何选择最终都应回到业务的本质,都需要结合具体需要达成的目标、目标受众、时间、公司内外环境等综合因素来判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渠道。例如,A司近期有场活动需要让与会的行业人士能够通过手机方便地获得会议相关信息及参与后续互动等,由于公司内部流程关系申请微信公众号不一定下得来(在很多公司里,这是现实的问题,一般公司出于品牌、市场等诸多考虑不会允许申请过多的公众号),这时做一个手机网站就是很好的选择,可以为网站地址生成二维码允许大家通过微信扫描访问网站了解会议详情,与会者扫描后还可以方便地分享到朋友圈,扩散活动的影响力。

  3.3跨屏幕提升用户体验

   移动营销中必须注意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偏好使用大屏幕的移动设备,且越来越多的用户拥有多个移动设备,如同时拥有iPhone和iPad,且用户通常通过多个移动设备来满足工作、娱乐、生活等的需要。据美国Gartner公司调查表明,90%的用户都会在一天中使用多个移动设备,75%的平板电脑拥有者会同时打开电视观看节目,这给营销人员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会。

  3.3.1用户跨屏幕使用状况

   下图是谷歌公司曾发表的基于美国市场的跨屏幕使用调查,现今的消费趋势之一就是消费者面对的屏幕越来越多:电视机、PC/台式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

   谷歌的这份报告介绍了美国市场的多种设备使用情况,这个报告里主要包含了电视、PC/台式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四种设备。

   (1)电视。

   尽管电视的影响力在减小,但它仍然是重要的屏幕,用户会受到电视广告、节目等的触发而开始搜索、浏览及社交互动等。

   (2)智能手机。

   通常用户会通过智能手机完成持续时间较短的任务,习惯在路上使用,也会在家里因为被电视或者其他媒体激发了兴趣而开始社交互动,或者开始进行更复杂的任务。

   (3)平板电脑。

   通常用来完成持续时间中等的任务,习惯在家里使用,看视频和玩游戏是最常见的场景,也会和手机、电视等媒体结合起来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或者完成商品购买等。

   (4)PC。

   用来完成持续时间较长的任务,商业用途更多,在购买流程里经常位于第二步,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之后。

   (5)其他。

   虽然谷歌眼镜宣布了停产停售,但可穿戴式设备的崛起已势不可挡,无论是苹果iWatch手表还是各种健康监控设备等都将作为新的一种屏幕,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所使用。

   营销者已经开始利用多屏幕为用户创造不同的数字体验,例如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就发布了一个应用,当用户看电视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款应用来摇金币,累计到一定金币就可以换取真实商品,南昌以外地区的还可以有运费兑换。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广泛流行,消费者现在拥有了对大量信息的访问能力,不管是排队、在机场等待还是躺在沙发上或者床上,用户的闲余时间被跨屏体验所占据。有时候这些体验是任务驱动的,例如躺在沙发上在电视里看到了电影介绍顺手通过智能手机搜索电影院档期表;有时候这种体验是浏览导向型的,例如同样在电视里看到了旅游广告使用平板电脑来搜索度假选项。

  3.3.2跨屏幕营销的五大法则

   营销者通过跨屏幕营销来为用户营造并管理数字体验需要遵守以下五大法则。

   第一法则:不同设备不同体验。

   不同的设备要提供不同的品牌体验,用户期待的使用智能手机的体验是不同于平板电脑也不同于PC的。营销者特别需要留意使用旧经验来处理新事物的倾向,如最早开设网站的公司通常会把自己的网站做成公司产品手册的样子,当出现移动网站的时候,又会把移动网站设计成PC网站的样子。

   第二法则:不同设备整合体验。

   不同设备上的体验必须被有机地设计整合在一起以适应当今用户的跨屏幕使用习惯。

   第三法则:不同屏幕不同KPI。

   消费者根据不同的环境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用不同的设备,营销者发现用户在不同屏幕上的需求,并为不同屏幕设计不同的KPI体系。

   第四法则:不同屏幕整合KPI。

   在同步使用的场景中,在一种设备上查看的内容通常会触发在另外的设备上的行动,因此企业的转化目标等KPI应将多种设备进行整合。

   第五法则:电视的重要性。

   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会使用其他的屏幕,企业的电视广告战略应该和在其他屏幕上的战略做紧密的结合。

  3.3.3跨屏幕购买路径

   在谷歌的分析报告中也揭示了跨屏幕的用户行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顺序使用,即用户会先在一块屏幕里达成需要的动作,之后转移到另外一块屏幕完成后续的动作,例如用户可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关于商品的介绍,再通过PC来搜索关于商品的详细信息;或者在手机里看到某部电影的海报,再通过PC或者平板电脑在线观看视频。另外一种是同步使用,即用户会同时使用多种设备,例如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通过微博或者微信分享给朋友。

   如果聚焦到用户的购买行为中,这两个模式也适用,用户会在多个屏幕之间或顺序或并序地来交替协作完成购买流程,比如消费者在候机时开始搜索商品,但会因为马上就要登机了或者下单时遇到网络问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