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负面处理

[60]东京(Tonkin)

发布时间:2021-11-08 08:15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在官僚主义盛行、仇视大胆创举的地方,从此别再奢谈什么正义不可动摇。民族需要这些充满自信、克服阻碍、不顾个人利益的勇士。天才不能谨小慎微;谨小慎微就无法扩展人类活动的范围。

  “……费迪南·德·雷塞布经历过胜利的狂喜与挫折的苦涩:苏伊士和巴拿马。此时,这颗心对成功的道德法则进行了反叛。当雷塞布连通了两个海洋时,王公与百姓纷纷向他致敬;如今他败在科迪雷拉斯的岩石面前,他就成了个卑劣的骗子……这是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小官僚们利用刑法来报复那些想从他们的阶层中出人头地的人……现代立法者面对人类天才的伟大思想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公众更是对此难以理解。一个大律师很容易就能证明斯坦利(比利时著名探险家——译注)是杀人犯、雷塞布是骗子。”

  [49]莫洛克(Moloch)是古代腓尼基人信仰的火神,将儿童作为祭品。——译注

  [50]我的意思是,它从哲理上说,是野蛮的。但从现实层面看,它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在十五个世纪当中,让人类得以窥见他们从未企及的充满梦境与希望的美妙天堂。

  [51]提比略(Tiberius,公元前42—公元47),古罗马帝国的第二代皇帝。——译注

  [52]从这个角度看,教授们在教科书上写下的一些东西是非常令人不解的,它们也证明了批判精神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是多么缺失。我将引用曾任公共教育部长的前索邦大学历史系教授在其著作《法国大革命》一书中的几段话作为例证:

  “攻占巴士底狱不仅是法国历史,也是整个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顶峰;它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至于罗伯斯庇尔,我们惊愕地读到,“他的独裁更多地是建立在观点、说服力和道德权威上;这是一种掌握在高尚的人手中的教皇般的权位。”(第91页和第220页)

  [53]顺便要指出的是,陪审团直觉地把犯罪划分为威胁社会和不威胁社会的两类,也并非有失公正。刑法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社会免受犯罪危害,而不是进行报复。然而法国的法典,尤其是在法国法官的头脑里,仍然深受原始法律中复仇精神的浸透,像“vindicate”一词(“公诉”,源自希腊语“vindicta”——“复仇”)仍然在日常中使用。对于法官们的这种倾向,有一个证据是,他们中很多人都拒绝采用仁慈的贝朗热法,该法允许罪犯不必服刑,除非他再度犯罪。然而,让所有法官都无法否认的是,统计数据表明,让初犯服刑几乎注定会引发再度犯罪。当审判者们释放了一名罪犯,他们总觉得并没有为社会复仇。他们不想不为社会复仇,所以他们宁可制造出一个危险的重犯。

  [54]事实上,审查官是行为不受任何控制的唯一行政官员。尽管进行了不少革命,但民主的法国仍然不曾拥有一部英国人为之自豪的《人身保护法》。我们消灭了所有独裁者,却在每个城市安排了一个可以随意决定公民荣誉和自由的审查官。区区一个预审法官,刚刚从法律学校毕业,却拥有令人反感的权力,仅仅根据自己的怀疑,就能随意把最有地位的公民送进监狱,且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其理由。他可以拿预审当作借口,把这些人关押六个月甚至一年之久。而后释放他们时也不做任何赔偿或道歉。在法国,司法许可证就等同于国王敕令,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在旧君主制度中遭到了公正的谴责,而且只有重要人物才能申领,可是如今的司法许可证却操控在公民阶层的手中,而他们远非心智开明、思想独立的人。

  [55]委员会不管叫什么名字:俱乐部也好,辛迪加也好,大概都包含着群体权力会带来的最可怕的危险。事实上,它代表的是最非人格的,因此也最具专制压迫性的形式。委员会的领导人物被认为是以集体的名义说话和行动,不负有任何责任,可以为所欲为。最残暴的专制君主也从来不敢梦想拥有革命委员会所实施的剥夺权。巴拉斯说,他们在国民公会大开杀戒、随意裁撤议员。罗伯斯庇尔只要还代表他们说话,就还是绝对的主子。而当这个可怕的独裁者因为自高自大脱离了他们,他也就失去了权力。群体的统治是委员会的统治,也就是委员会领袖们的统治。难以想象还有比这更严酷的暴政。

  [56]一位英国老议员的想法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由选民利益所需而事先确定、不可更改的意见:“我在威斯特敏斯特的这五十年来,听过上千次的演说;但它们极少改变过我的看法;它们从未改变过我的投票。”

  [57]朱尔·西蒙(Jules Simon, 1814—1896),法国政治家、哲学家、法国激进派理论家,1876至1877年曾任法国总理。——译注

  [58]皮阿(Felix Pyat, 1810—1889),法国记者,1848年进入议会,1871年再度当选议员,同年进入巴黎公社。——译注

  [59]基内(Edgar Quinet, 1803—1875),法国历史学家,1848年当选议员,呼吁政教彻底分离。——译注

  [60]东京(Tonkin),是越南城市河内的旧名。法国人控制越南北方以后,便用这个名字称呼整个越南北方地区。——译注

  [61]梅因(Henry Maine,1822—1888),英国历史法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著名法律史学家。主要著作《古代法》、《古?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