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通俗、好记
涠ㄎ怀闪艘桓鐾耆捞亍⒂胫诓煌牟贰U馐前澳园捉鸬闹匾徊剑缓芏嗳顺莆吧窭粗省薄? 史玉柱说得好:“一个名字如果不上口,不容易记,往往就要花上几十倍的广告力度才能达到让别人记得住的效果。虽然名字不是唯一的使产品做好的依据,但是这是核心重要的一个环节,凡是做好的产品,大多数名字取得都不错。当然,也有个别名字取得不好,最后做得还行的。”
从脑黄金,到黄金搭档,大家会看出来史玉柱身上严重的恋旧情结。“黄金”“白金”这些词是史玉柱爱用的,他似乎是和“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名字好记,另一个是“金”这个词巧妙地将消费者对产品的渴望表达出来。可以说,史玉柱及其团队给产品的命名很成功。
中国有句俗话:“不怕生错相,就怕起错名。”我们企业推出一个产品时都希望它被接受,营销人员更是希望它一下子被人们关注。那什么样的名字才是好名字,才能为产品的营销增力呢?起名字时,要有什么原则呢?
取名字时,要了解和考虑产品取名必要的因素。首先,要了解产品信息,如产品本身具备什么样的信息,有什么特点,市场怎样定位,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以及与竞争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等;接着做市场调查,收集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了解竞争者的销售策略,市场上竞争趋势是怎样的,产品的消费群体,消费者的分布地点及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对产品的喜爱程度等;最后就是要给产品取名做个目标定位。
定名时,史玉柱认为营销人要把握住下面的几项原则:
一、要通俗、好记
史玉柱在自传里说起自己起名的原则,这样讲:“黄金、白金系列,我爱取这个名字,因为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记的。给产品取名字,最好用老百姓日常说话时候经常用的词,那些深奥的词记不住。所以,第一次做产品做了脑黄金,它是一个起点,后面就喜欢往上面靠。”
也就是说,越是简单、通俗的名字越是好记。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产品,莫不如此,青岛、999、燕京、白沙、小天鹅、苹果等,都非常简单好记。很多药品的名字都特别有专业性、特别长,这样就导致病人不得不带着药盒子或拍下照片去药店买药,患者不方便,其实对厂家和企业也不利。而感冒药“白加黑”,简单、好记,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普识度。
产品的名字,尽量不要有专业性的、过长的词语,要简洁明了,老百姓都知道,不过于深奥。另外,注意取名可“通俗”但不能过于“庸俗”。
二、要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逢年过节时,我们可能都收过这样的短信:愿您新年快乐,百事可乐,万事七喜,心情雪碧,工作红牛,爱情鲜橙多,天天娃哈哈,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永远都醒目。读起来,你会发现,特别好记,感觉朗朗上口。好的产品名称就是这样:不但不让你躲避,还让你自己乐意去记它。现在有的企业过于追求拉开档次,或显得个性,比如产品名称把“丰”字写成繁体“豐”,或者用一些奇怪符号当名字,多数消费者根本就不认得,传播自然就困难。
三、要有“好意头”,给人正面、积极的联想
中国人有一种趋吉避凶的本能,在生活中,对有消极、不幸或厄运的词语或数字特别不喜,更乐于避开它们讨好彩头。所以,在取名时,我们应该让名字传达出“好意头”和“吉”。黄金、白金这些词既显得产品珍贵,又满足了人们对“金”的这种渴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送礼就送脑白金”,如果脑白金的名字不吉祥,这一广告也会失色。
这样的例子不少,典型的就有金利来。金利来原名“金狮”,在香港人说来,便是“尽输”,可以说比较触霉头,自然无人光顾。后来,曾宪梓先生将“Goldlion”分成两部分,前部分“Gold”译为“金”,后部分“lion”音译为“利来”,取名为“金利来”。改了名字后,情形大为改观,吉祥如意的名字立即为金利来带来了好运,可以说,“金利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这个好名字功不可没。
再比如,剑南春集团推出的“团团圆圆”酒,构思精巧,境深意远,迎合了广大消费者对圆满、喜庆的情感需求,成为了消费者在聚会、婚庆、寿喜、生日等时刻的常选酒。
因此,我们起名字的时候,要避免负面的字眼,多用褒义、中性的词语,给人以正面、积极的联想。
此外,有一种说法是“做市场,就是做文化”,今天很多企业在给产品取名时,除了上述的三点,也越来越重视体现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思想。这种“文化品牌”不仅能使项目少投资,而且还能使市场运作轻松、顺手,也能够彰显品牌文化。对于一些大型的、历史悠久或沉淀深厚的企业,这是一个命名的好办法。
营销之道
怎样给产品命名是营销策划的内容之一。一个可以让消费者听一次、看一次就能记住产品名的产品,在传播上就已经减少了大量的费用,也减少了营销时间。而要想给产品取个好名字,深入到消费者内心,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打开产品的销路,营销人要把握通俗好记、易于传播、给人正面联想三大原则。
好产品离不开优秀的研发
企业间的一切竞争最后还要回到产品本身上,创造好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依靠优秀的研发。
作为巨人网络的创始人,史玉柱十分重视研发。《巨人》是史玉柱开发的第二款主打网游产品,其被深度开发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据说,当时史玉柱退居幕后,将精力集中用于游戏研发。作为骨灰级玩家,他更是随时在“一线”与玩家交流,以获得第一手研发需求。《巨人》有今天的成功,与其网络优秀的研发团队和深度的研发密切相关。
其实,史玉柱早在获得第一桶金的时候,就深切体会到研发的重要性。1990年春,求伯君的WPS借助方正电脑和渠道横空出世,成为了史玉柱开发的M-6401的强敌。史玉柱一看不妙,立刻带领助手跑到深圳大学学生公寓封闭开发M-6402,并正式使用巨人汉卡的名称。等到M-6402投入市场,WPS已经超越了M-6401,甚至有赶超M-6402的趋势。所以,史玉柱再次组织研发队伍,开发巨人M-6403。当时印刷业的迅猛发展,印刷排版系统的需求非常旺盛,史玉柱就针对这种需求,研发出了巨人汉卡桌面排版印刷系统M-6403。
手握巨人M-6403这一产品,史玉柱做了大胆的豪赌。他向全国各地的电脑经销商发起邀请,请他们来参加巨人的全国订货会,承诺只要购买10块巨人汉卡,就为其报销路费。结果,巨人汉卡的品质过关,功能好用,使得上百经销商当场订货,史玉柱一下就拿下了3500万元的现金支票。
史玉柱通过自己对电脑科技的热爱不断研发,研发出了巨人汉卡,并获得了市场的巨大认可。可以说,研发对其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史玉柱下海的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电子产品开始在中国普及,而汉卡拥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粗略统计,当时市场上存在着20多家公司都在做汉卡,联想汉卡最为知名。这些公司大多都赚到了钱,有的赚了钱就再接再厉,继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有的企业则不思进取,赚了钱就安于现状。结果,前者如今成了行业的巨头,而后者则早就被冷酷的市场淘汰了。
只有研发才能开发出好产品,而有了好产品,我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份额。所以重视研发是必需的。尤其是今天,在互联网时代,旧的产品无不被新一代的产品所替代,如微信替代了QQ,天猫替代了淘宝。在互联网大佬们看来,研发出一款好的产品,远比为一款普通产品做市场推广要重要得多。
2008年,优视动景董事长雷军对外表示,计划明年把日活跃用户数提升至1000万,据悉,当时UCWEB的日活跃数为400万。如何能从400万增加到1000万?或许这需要一笔不小的推广费用。而优视动景CEO俞永福的答案则是两个字——产品。他说:“做好的产品比什么都重要,QQ以及百度当年几乎都没做多少推广。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