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负面处理

给用户的商品评价设计评分机制

发布时间:2021-11-02 08:19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一般用户是缺乏社交技巧的。

  正确的方式不是问“你好”之类的话,而是寻找共同的东西,或者激起对方的回应。比如,你可以这么说:“美女,我发现咱俩真有默契,加好友半天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咱俩一定是同一个小学毕业的。你是不是坐在我前面,整天流鼻涕的那个小女孩?”

  这种缺乏社交技巧的表现到处都是,例如,写评论时,绝大部分用户的回复都是:顶、说得好、支持。

  QQ出了一个“附近人”功能,当你不知道怎么打招呼时,系统会提供一些搭讪语言,例如,“我觉得你头发束起来更好看”;我在做评分理由设计时,理由都帮用户想好了,用户直接选择就行;甚至还有人专门做教用户如何搭讪的业务,几个人的团队一年就能做到千万级别的营收。

  一般用户是缺乏社交内容的。

  什么是一般用户?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用户,这些用户不是富二代,不是“985”院校毕业,也不是“211”院校毕业,每天就是上班下班很枯燥,世界那么大,很想去看看,但是又不能任性地说走就走。

  一句话,一般用户实际上很少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

  很多产品能火,是因为它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美图秀秀,让大家变美;小咖秀,能让用户通过搞怪获得观看与点赞;直播,能让用户因为很小的特点受到很多关注。在微信朋友圈中,这点表现尤其明显,用户如果有好吃的,要晒出来,偶尔出去一趟旅游,也要晒出来,买个苹果手机,也要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用户不是在晒,他们是在社交。

  在运营过程中,针对用户的社交特点,我们要做好对应的运营策略,帮助用户社交。

  比如,线下活动见面时,可以设定一个暗号,例如,让用户喊一个暗号“天王盖地虎”,而已经到的用户就喊一个“宝塔镇河妖”,尴尬就没有了,大家一下子就熟络起来;还可以让用户带不同的食物,例如,你带鸡爪,我带苹果,他带矿泉水;提前给大家设置好分工,具体安排到人;游戏的过程也给大家设计好。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找人拍出精美的不同的合影照片,底纹设置我们的水印,用户自己就会转发出去。

  级别比较高的运营人员一定要会帮用户设计社交辅助,制造让用户传播的内容,这样运营的效率就会很高。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电商领域,用户的评价非常重要,它能直接促进销售。让用户评价商品的办法有很多,有没有办法让用户产生更多的评价,并传播这些评价的内容呢?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

  给用户的商品评价设计评分机制,让阅读者给该评价打分,比如,我觉得你这个评价不错,我就给你点个赞,或者踩一下。

  当该条商品评价的点赞数达到一定数量时,给用户一个通知,比如“你的XX评价受到XX人的认可,他们觉得非常有用!点这里分享给更多人,来帮助他们吧!”分享标题可以是“超有用!我用XX商品的真实感受……”

  这个社交辅助设计与“360安全卫士的开机速度打败了多少人”的原理是一样的。这个设计让用户受到了认可,满足了用户的强者心理,用户因此会创造更多的商品评价,并传播这些受到认可的评价。

  无论是产品运营,还是活动运营,一定要产生能让用户扩散的内容,用户自己会扩散。在制作这些内容时,需要注意三点:

  内容要做得精美,比如参加户外活动的照片,每张照片要跟画一样美,用户会自发传播;

  内容的传播方式要简单,最好用户一点击就能分享,连分享内容都设计好了;

  内容要具有传播意义,例如,爱心传递活动、参加出国游的直播帖子等。

  小问题

  1. 在公众场景下,如何打破用户的社交障碍?

  ______________

  2. 可以从哪些角度设计社交内容,以便用户自发传播?

  ______________

  第3章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就四句话:上帝的视角,菩萨的心肠,朋友的心态,商人的手法。

  3.1用户运营的本质

  从本质上说,用户运营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把跟用户的关系从弱变强。

  关系近年来被很多人过度地从负面解读,客观上讲,关系的本质是社会连接。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父母、朋友就是我们的社会连接。历史上,因为海外华侨的支持,孙中山先生才有资金领导辛亥革命,结成了统一战线,我们才抵抗住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古代有四种关系特别重要,这四种关系是四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连接,个人不过是关系中的一个结点,关系影响甚至决定了个人的成败。

  第一种是宗亲关系。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胡适就是靠着宗族支持才能读书,才有机会成为著名学者;东晋著名的王家盛极一时,民间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一个人生在王家,跟生在普通家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第二种是同年关系。大家同一年参加科考并被同一个老师选拔,关系自然就非同一般。明朝弘治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在刑部尚书闵珪家里举行了一场十个人参加的聚会,这十个人分别是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吏部左侍郎焦芳、礼部右侍郎谢铎、工部尚书曾鉴、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右侍郎张达、都察院左都御使戴珊、户部右侍郎陈清、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这些当朝大员都是天顺八年的进士,他们互相扶持,为官清正,是当时社会的中流砥柱。

  在本书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