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负面处理

(1)网络信息采集系统从互联网上采集新闻、论

发布时间:2021-10-21 15:40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网络谣言之所以广泛传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y 社会媒体公信力缺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y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y 公众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y 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y 网络推手炮制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力,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y 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课堂讨论

  你最近听过的哪件网络热点事件事后证明是网络谣言?你是如何知道真相的?

  3.网络暴力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双向互动性和言论随意性等特点,导致网民容易产生非理性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扩展,网络上的群体性行为往往容易演化成对少数人的群体性语言暴力,如果对此不加控制,则势必导致网络虚拟社会的不良倾向和不良情绪的蔓延,这是全世界应对网络媒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转型时期的中国,这一类问题尤为严重。

  网络暴力就是网络不良情绪的典型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

  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网络暴力根源很多:一是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二是一些网民的素质不高;三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四是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中国网络暴民的出现,与中国网民年轻化、网络的商业化运作以及中国民主环境的发展水平不高都有极大的关联。

  4.网络舆情监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网民通过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监控是指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形成实时统计报表的一个过程。

  各种舆情监控系统工作流程基本相同,大致如下。

  (1)网络信息采集系统从互联网上采集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博评论、微信公众账户、新闻客户端评论等舆情信息,存储到采集信息数据库中。

  (2)舆情分析引擎负责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清洗、智能研判和加工,分析结果保存在舆情成果库中。舆情分析引擎依赖于智能分析技术和舆情知识库。

  (3)舆情服务平台把舆情成果库中经过加工处理的舆情数据进行公布。

  (4)工作人员通过舆情服务平台浏览舆情信息,通过简报生成等功能完成对舆情的深度加工和日常监管工作。

  本章小结

  1.新媒体信息丰富多样、难以监管,传播渠道多,扩散速度快,也会导致一些低俗的信息、网络谣言快速传播,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容易借助新媒体扩散,这也是新媒体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

  2.“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时代,许多社会舆论事件都始于网络,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化,一些社会矛盾开始凸显,这些社会矛盾很容易借助新媒体传播放大,造成网络舆情失控。

  3.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是网络舆情方面的两大公害。

  延伸阅读

  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第6章 案例篇——新媒体助力传统行业转型

  通过阅读本章内容,你将学到:

  新媒体不同行业运营案例

  尝试为不同行业进行新媒体运营的策划

  6.1 案例一:可口可乐

  1.案例背景

  2012年,可口可乐在澳大利亚推出了名为 Share a Coke 的宣传活动,印在可乐瓶、罐上的名字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150个名字,如图6-1、图6-2所示。于是2013年夏季,可口可乐在中国推出了昵称瓶活动,昵称瓶在每瓶可口可乐瓶子上都写着“分享这瓶可口可乐,与你的______”。这些昵称有?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