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负面处理

南京曼华公关策划有限公司胡辰辰

发布时间:2021-12-28 08:45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类杂,不像苹果手机的用户,全世界就只有那么几款固定的机型。安卓的手机种类即便不说没有上亿种,也至少有几十万、上百万种。

  Facebook Home这种对于硬件的苛刻要求,就将很大一部分安卓用户推出了门外。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情况,Facebook才在Facebook Home推出不到一个月,就毅然地降低了HTC First的购买价格。但是,HTC First的外观实在太丑了,不要说和苹果手机、三星手机等进行对比,就是与通常的安卓手机品牌的旗舰机型都无法相提并论。这种“不时尚”的外形,对于强调社交功能的人不得不说是一个打击。

  (3)与合作商之间的利益问题

  Facebook Home与其说是一个手机应用程序,不如说是一个“系统外壳”。通过Facebook Home, Facebook将自己插在了用户与安卓应用系统之间。以前,谷歌开发出新的软件以及推出新的商业功能,在自己的安卓系统上十分方便地就进行了宣传。但是,Facebook Home却将安卓的系统完全遮盖住了。换而言之,在Facebook Home成熟以后,包括谷歌在内的智能软件制作商,如果要发布程序,必须要获得Facebook的同意。

  而即便是一直以“开放”为口号的谷歌,对于这种情况也是不能容忍的。对于在这方面更加重视的苹果系统以及微软系统,更是问题多多。因此,在推广上,合作者难免出工不出力,频频出现拖后腿的情况。

  (4)存在隐私泄露问题

  智能机出现以后,手机里包含的个人隐私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手机的私密性。这也就导致解锁密码出现之后还不保险,还专门推出了指纹解锁、面部识别、声音解锁等各种保密功能。

  但是Facebook Home却在锁屏状态就能够看到好友发送过来的信息以及图片,这就很大程度上违反了人们对于隐私的需求。并且,Facebook Home不仅在显示隐私上存在问题,对于很多以前的提醒也进行了屏蔽。在传统手机上,锁屏界面能够显示未接电话、新收短信、新收邮件等,但是在Facebook Home上却没有显示。如果要查看这些内容,必须下拉通知菜单,而这又是对人们使用习惯的挑战。因此,使用Facebook Home的人更少了。

  那么,Facebook Home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呢?按照扎克伯格的论述以及现在智能手机“以应用为本”的弊端来说,Facebook Home确实是一个好的产品。但是,Facebook Home却失败了。这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产品只有出现在正确的时刻,才能成功。Facebook Home生不逢时,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这就注定它要么离开,要么灭亡。

  第八章内讧代价:堡垒的坍塌总是从内部开始的

  正如同我们常说的,堡垒的坍塌总是从内部开始,而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很多失败根源也是因企业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包括创始人之间因陡然而富的“可以同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尔虞我诈,还包括投资人与决策者之间的理念之争。

  众所周知,现在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模式都是先找到好的创业点子,通过这个点子拉拢一批初始资金,而后在行业内部占领一定市场;在展现出整个新兴行业的潜力时,寻求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获得大量资金支撑后,加大公司对市场的抢占力度,从而在行业内形成绝对优势。这时,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企业占领的市场都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从而可以进行IPO,即我们常说的上市。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投资公司资金的引入。投资公司以中短期盈利为目的,这与公司创始人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有很大冲突。如果一切发展顺利,IPO成功在即时,投资公司与创始人可以同舟共济。但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则可能马上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

  1.IPO因内讧而搁浅的炎黄传媒

  我们去医院时,通常都能看到宣传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的液晶屏幕。如果在屏幕上直接对患者以及医生宣传药品,其广告效益可想而知。相较于传统的面对各式各样普通人的专一广告,这种广告内部的潜力以及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巨大的。而在2008年时,这种液晶屏幕上发放广告的权利,大部分属于炎黄传媒。当时炎黄传媒在3300多家医院投放了32800块液晶屏。据广告统计数据显示,当时炎黄传媒在全国一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是71%,三甲医院中的占有率是67.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医疗药品广告这一块,炎黄传媒究竟有着多么强大的实力。

  如同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在占据了中国健康领域液晶媒体投放垄断地位之后,炎黄传媒确实显露出了它的野心。当时,炎黄传媒创始人赵松青就以“我们2007年关键词是迅猛,2008年关键词是上市,我们将敲响纳斯达克的钟声”的宣言宣告了在2008年年底的IPO计划。炎黄传媒究竟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以至掌握了医院的宣传话语权呢?

  1993年,赵松青开办了北京炎黄时代广告公司,这就是后来炎黄传媒的前身。当时,北京炎黄时代广告公司主要进行户外广告投放工作,在1996年北京进行扩建时,它借助二环地区以及三环地区的靓丽工程,正式进入北京的户外广告市场。

  2000年以后,中国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迅速发展,赵松青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未来的广告形式将逐渐脱离传统户外广告的形式。于是,他顶住了来自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控股的TOM集团的诱惑——当时,TOM集团对北京等内地主要城市的很多广告公司进行了收购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