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一个高端人群社区的品牌打造
4.2.2判断细分定位可行的三大依据
4.3黄金三角之要素创新
4.3.1名字
4.3.2价值观
4.3.3视觉形象
4.3.4神奇仪式
4.3.5专属词语
4.3.6品牌故事
4.3.7品牌诉求
4.3.8产品创新
4.3.9服务创新
4.3.10活动创新
4.4黄金三角之互动传播
4.4.1互联网的营销如何玩
4.4.2微信如何玩
4.4.3微博如何玩
伍品牌打造实战案例
5.1烘焙行业的蛋糕品牌打造
5.1.1我感受到的几个颠覆
5.1.2本地蛋糕市场的具体分析和判断
5.1.3如何打造蛋糕品牌
5.2江小白的品牌打造
5.3炸弹二锅头的品牌打造
5.4黄飞红的品牌打造和目前面临的困境
5.4.1分析文章1——黄飞红,生与死仅在一念之间
5.4.2分析文章2——黄飞红麻辣花生怎么样
5.4.3分析文章3——黄飞红为什么红
5.4.4分析文章4——白鸦:再谈黄飞红麻辣花生
5.5一个传统辣椒酱品牌的重新打造
5.6一个传统卤制品的品牌重塑
5.7一个快餐面馆的品牌打造
5.8一个高端人群社区的品牌打造
5.9电商大咖群的品牌打造揭秘
5.9.1什么是电商大咖群
5.9.2关于电商大咖群的源起
5.9.3电商大咖群的品牌打造揭秘
5.9.4电商大咖群的发展大事记
陆后记
问:在淘宝(互联网)上创富还有机会吗
问:那这些机会更多集中在哪里呢?如何判断这是一个机会呢
问:当下,如何才能做到成功呢
附录A
A.1获取互联网信息的主要渠道
A.2更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品牌
壹
品牌打造的过去式
品牌的重要意义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都有哪些企业拿到了品牌方舟的船票,他们拿到船票的方式、方法又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呢?
依我的理解,过去品牌的打造就是三板斧:广告+代言+铺渠道。
品牌的重要意义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都有哪些企业拿到了品牌方舟的船票,他们拿到船票的方式、方法又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呢?
依我的理解,过去品牌的打造就是三板斧:广告+代言+铺渠道。
1.1第一板斧:砸广告
中国的企业大多成长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当市场开始放开,中国老百姓的需求一夜之间被释放出来。商品的日益丰富,使得竞争开始加剧。很快,市场上就出现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商品,而且呈现出“劣币驱除良币”的经济现象,这也导致“良币”企业不得不放弃好的产品思路也开始了“劣币”的生产道路。真正的品牌还是那些比较老的牌子,新的品牌似乎很难冒出来。
政府在看到这一不良的市场信号后,一方面于1988年提出了消费者权益日,1991年CCTV也顺势推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揭穿商家的骗局、陷阱和黑幕,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各种品牌的扶持和评选认定工作,帮助好的企业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尽管有了这些努力,企业打造品牌的工作仍然很难。
因为,品牌或者说有牌子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仍然非常有限,品牌露出的机会也非常有限。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有能力占领媒体渠道的企业品牌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也更容易被消费者认识和消费。而没有绝对实力抢占媒体渠道的企业不得不接受多重渠道的盘剥进入终端市场或企业客户市场。
对于各种媒体而言,中央电视台作为覆盖人群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传统媒体,也就成为每一个想打造品牌的企业必然追逐的对象。从1979年3月的第一个幸福广告,到如今每年的广告招标会都已成为企业曝光的活动。每年有实力参与竞拍中央电视台广告的企业,当年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回报,似乎也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企业、好品牌。
当然,依赖广告可以为一些企业带来高速的成长,同时也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这里就不赘述了,下面整理了一张表格供读者参考。
(续表)
整体而言,广告对于企业品牌的认知度有很大的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拼尽全力加入到广告投放的竞争之中。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更多企业投放的需要,中央电视台慢慢从一个频道扩充到十几个频道;不仅有传统频道也有互联网的网站和相关频道展示;不仅有中央电视台的迅速扩大,也有地方电视台的蓬勃兴起。
甚至因为中央电视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使得“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也成为企业品牌的背书和传播要点。可惜好景不长,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下,特别是随着视频类网站的快速崛起,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在年轻人的群体中快速衰落。
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3年,北京的电视机开机率从70%下降到30%。也就是说,过去100户家庭中70户有看电视的习惯,现在只有30多户。现在最新的数据还没有看到,当大家都成为“低头一族”时,你就能想到电视的效果还有多大。
但即使是效果差成这样,电视等传统媒体也没有因此降低自己的广告费用,而且仍然保持上升趋势。因为对于媒体而言,自降身价只能自毁形象,死得更快。对于企业而言,很多企业仍然必须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