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负面处理

南京麦谷公关

发布时间:2021-12-26 09:32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在类似的案例中,暗示的起点往往是某个人并不清晰的回忆所产生的幻觉,这个初始的幻觉在得到肯定之后,开始传染。如果第一个观察者感受力极强,那么,只要他认为自己认出的尸体有呈现出(在所有实际的相似处之外)让人联想到某个人的一些特征,比如一块疤痕或一处衣饰的细节,通常就足够了。

  这样的联想就会成为某种凝结作用的核心,侵占智性的领地,麻痹一切批判力。于是观察者所看到的东西不再是物体本身,而是他头脑中产生的幻象。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孩子的尸体会被自己的母亲所错认。在如下所述的这件被最近的报纸重新提起的旧闻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刚才所指出的两种暗示作用是如何运作的。

  这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认了出来,但其实是认错了。于是一连串不准确的辨认过程就开始了。

  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学生认出了尸体的第二天,一位妇女哭喊起来:“啊!老天,那是我的孩子。”

  人们把她带到尸体旁,她检视死者,注意到他前额的一块伤疤。“没错,”她说,“是我可怜的儿子,去年七月走失的。一定是有人拐走了我的孩子,现在他们杀了我的孩子!”

  这位妇女是福尔街上的门房,姓夏凡德雷。人们叫来了她的小叔,他也毫不犹豫地说:“这就是小菲利贝尔。”住在这条街上的好几位居民都认出这个在拉弗莱特找到的孩子就是菲利贝尔,他的小学老师也说,孩子所佩戴的徽章就是证明。

  但是,邻里、小叔、小学老师和母亲都弄错了!六个星期之后,孩子的身份得到了确认:他是波尔多人,在波尔多被杀害,然后被运到了巴黎。[14]

  我们发现,这样的误认通常是由女人和孩子,更确切地说,是由一些最易受影响的人所作出的。同时,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目击证人在法庭上的价值何在。尤其是孩子的证言,绝对不能当真。法官们喜欢老生常谈地说小孩子不会撒谎。但哪怕只要有一点基本的心理学素养,他们就该知道,恰恰相反,小孩子一直都在撒谎。或许只是无辜的谎言,但谎言始终是谎言。与其像很多时候所做的那样,以孩子的证词来决定对被告的判决,还不如用抛硬币的方式。

  回到群体的观察力这个问题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集体观察通常都是错误的,它们最经常表现为,由一个个体的简单幻觉,通过传染作用,影响到群体中的其他人。我们可以引述无穷无尽的事实,来证明群体的证词不靠谱到怎样的地步。成千上万人参与过色当战役的著名骑兵阵队,然而,面对矛盾百出的目击者证词,根本无从确定究竟是谁在左右这场战役。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中,英国将军沃尔斯利证实,关于滑铁卢战役中的一些重要事实,至今仍有人在犯最为严重的事实性错误,而这些事实却是被数百名目击者所证实过的。[15]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群体的证词价值几何。逻辑学论著认为,为了证明一件事实的准确性,我们所能援引的最可靠的证据之一,就是大量证人的一致证词。然而我们的群体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逻辑学的论文全部都该重写。最值得怀疑的事件,肯定就是那些被最多人所观察的事件。说一件事同时被上千目击者证实,这往往意味着所记述的事实与真相已经相去甚远。

  从以上情况可以得出,历史书籍只能当作虚构作品来看待。它们是对观察有误的事件作出的不可靠记述,并伴随着事后的诠释。浪费时间写这样的书还不如去搅稀泥。倘若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它的文学、艺术和不朽之作,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真相便会一无所知。对于一些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人物,比如赫拉克利特、释迦牟尼、耶稣或者穆罕默德,我们对他们的生平,拥有过哪怕一句真实的记录吗?极可能一句都没有。不过,说实话,他们真实的生平对我们而言无关紧要。我们有兴趣了解的,是这些伟人被大众神话所创造出来的形象。打动群体心灵的,是传奇中的英雄,而绝非现实中的英雄本身。

  不幸的是,这些传奇(甚至尽管它们是被书本所定格下来的)还是没有任何属于自身的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由于种族的不同,群体的想象力一直不停地在改变着它们。《旧约》中嗜血成性的耶和华与圣德兰[16]所爱的上帝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膜拜的佛与印度人所尊奉的佛也几乎没有了共同之处。

  甚至不需要数百年时间,英雄的传奇就可以被群体的想象力彻底改变。改变有时在几年之内就可以完成。我们在自己的这个时代就已经看到,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神话就在短短五十年中多次被改写。在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拿破仑成了一个拥护自由、不牟私利、田园牧歌般的人物、庶民的朋友,在诗人们的传颂中,他该会长久地留存在乡亲们的记忆中。三十年后,仁厚的英雄变成嗜血的暴君,在攫取了权力与自由后,他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就让三百万人为他命丧黄泉。在如今,我们又见证着这个神话发生新的变化。再过几千年,当未来的学者面对这些矛盾百出的记载,也许他们甚至会怀疑这位英雄的存在,就像学者们有时也会怀疑释迦牟尼的存在一样。他们在他身上看到的只是太阳般的神话和一部赫拉克利特式的传奇历程。对于这种不确定性,他们也许能够轻松地接纳下来,因为,与今天的我们?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